2008年5月15日

天災﹖人禍﹖我可以做的是......

收到友校一位老師的電郵,是對近日在中國和緬甸發生的天災及人禍的一些反思,得到他的同意把它貼上來與大家分享,想想自己如何回應和面對苦難吧。

最近在中國和緬甸發生的地震和風災,再次喚醒我們對地球的認知,其實仍然十分無知。地震和風災,不過是上帝的一聲噴嚏、一陣哆嗦,卻表現了人相對於大自然的軟弱和渺小。

今次的地震和風災,不全然是天災,也是人禍。

在四川都江堰的多所學校,附近的建築物絲毫無損,但學校建築卻被震塌。在瓦礫碎片中所見,都只是泥巴磚頭,找不到水泥鋼筋,明顯是內地所謂「豆腐渣」工程。為什麼會這樣呢?當然是官員和建築商層層而下的貪污舞弊,建築費用落到他們的口袋,而最後的建築,唯有偷工減料。

緬甸的情況也相似。緬甸軍政府實施極權統治,鎮壓異己;獨裁封閉,導致民不聊生、陷於水火,人民只能屈居於由草棚搭建的簡陋房屋,風暴一到,自然死傷慘重。

經歷百年苦難,導致中國人總喜歡說只談溫飽,不講政治,也輕視法制。一場地震和風災,映照出一個國家如果沒有自由民主、公平公義、廉潔法治,那人民的溫飽會是何其脆弱,沒有保障。

如果上帝把四川和緬甸當作所多瑪和俄摩拉(),去懲罰罪人,那麼可憐的千萬學生和市民卻無辜地一同陪葬。同學們,看到這兩宗新聞,你有為自己的生活太安逸、物質太豐富而感到不安嗎?請你儘一點綿力捐款吧!

再多的捐款,比起置生死於度外,忘我救災的軍民和搜救人員,我們的丁點兒付出,無疑是慚愧的,但卻是目前我們唯一可做的事。


註:根據舊約聖經《創世紀》第十九章記載,因為所多瑪和俄摩拉這兩個城市的人陷入罪惡與墮落,上帝為了施行公義,所以用大火毀滅了他們。

2008年5月8日

閱讀獎勵計劃4月份成績

4月份成績已更新了,詳情請到圖書館網頁之閱讀獎勵計劃查閱。
另外,歡迎同學在5月31日以前把讀書報告交來圖書館,以便計算獎勵計劃中。

2008年5月6日

5月15日午間悅讀


是次由生物科麥老師和大家分享好書,地點在圖書館電子學習中心,時間是下午1時35分至2時10分。
書名:十萬個為什麼

詳情請到我的學校讀書會看看。

2008年4月30日

5月13日校園創意分享講座 ~ 黎文卓和劉偉成

學界巡迴創作講座
資深傳媒創作人黎文卓、著名詩人劉偉成
教授青年人訓練獨特的創作思維

你曾經想過自己成為作家嗎? 又有否想過在書本、電影、網路、電台甚至舞台都可以發表自己的作
品嗎?兩位資深創作人黎文卓先生與劉偉成先生將與一眾青年人分享他們的創作心得。

有「橋王」美譽的資深傳媒創作人黎文卓先生,長期從事電視、電影的劇本創作,曾先效力於本港3間電視台,無線、亞視及有線,「度橋」、製作及宣傳樣樣皆精,如《笑聲救地球》、《百萬富翁》等都叫好叫座。他又活躍於文化界、廣告、公關、音樂、舞台、出版、電台等,在全港各大報章雜誌撰寫專欄,從評論、散文、幽默文章,以至各類型小說等皆有涉獵。已出版的著作達數十本,作品包括《創作心經》、《我在電視的日子》、《黎文卓之橋》、《香港三字經》、《還笑於民》、《如何打敗天下第一》、《心靈一字經》、《左一句右一句》、《別讓腦袋空虛》、《心靈雞碎》等等。

劉偉成先生,是香港土生土長文學創作人,現任職教材編輯。他擅長於現代文學創作,尤其散文和詩。其著有詩集包括《感覺自燃》、《瓦當背後》;散文集《持花的小孩》;兒童故事《鐘樓的客人》、《秀秀要減肥》。而且歷任多屆青年文學獎及《詩網絡》文學獎的評判。劉偉成的詩作與香港歷史和昔日生活有密切的關係,表達他用心在這個地方生活過。因為他在香港土生土長,經歷「六四震撼」、「九七回歸」、「金融風暴」、「沙士」等,所以生活上多了以香港事件為題材的詩,希望能將它成為香港人的集體回憶。

為了讓年輕的一輩能夠學習作家的思維與寫作技巧,「光波24書網」即將舉辦一個「校園創意作家分享講座」,邀請黎文卓先生和劉偉成先生,分享他們獨特的創意技巧以及創意思維能力。以下為講座詳情:

日期:2008年5月13日 (星期二)
時間:下午4:05至5:30
地點:樂善堂余近卿中學(九龍橫頭磡富裕街3號)
講者:黎文卓先生、劉偉成先生
對象:中學生
費用:全免
報名方法:
請於致電2366 0783或電郵至 debby@zinniamarketing.com,聯絡潘小姐預留座位

2008年4月24日

劉老師和你分享好書 ~ 漫畫學經濟



歡迎以下同學出席今天的午間悅讀分享會,請到我的學校讀書會的討論區留言回應。

班別 姓名
1D 梁敏儀
1D 彭穎藍
1E 文健威
2C 劉智達
2C 文柏欽
2C 鄧家榮
4A 陳永健

2008年4月23日

423 World Book Day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4月23日世界圖書與版權日。漢譯另有世界讀書日、世界閱讀日諸種。

1616年4月23日塞萬提斯莎士比亞辭世。4月23日也和其它一些偉大作者的生卒有關,諸如納博科夫哈爾多爾·拉克斯內斯莫里斯·圖翁Maurice Druon)、何西·布拉Josep Pla)與曼努埃爾·巴列霍Manuel Mejía Vallejo)等。是故,以4月23日向書籍及其作者致以世界範圍的敬意成了聯合國大會的自然之選。以此鼓勵每個人,尤其是年輕人,發掘閱讀之樂,併為那些做出促進人類社會與文化發展貢獻的人們獲取新的尊重。慶祝的想法源於加泰羅尼亞聖喬治日風俗:當日售書附贈玫瑰。

2000年,受世界圖書與版權日啟發,世界書都項目啟動。每年有一座獲選城市以世界書都之名慶祝和傳揚人類的圖書事業,開幕於當年的4月23日,結束於翌年的4月23日

另外,大家也可參看以下網頁:

香港閱讀城~悅讀大本營2008~世界閱讀日

世界閱讀日(官方網站)

英國世界閱讀日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新華網:世界圖書日的昨天與今天